發表時間:2022-09-20 10:00:14
軸承套圈是組成軸承的重要零件,其作用也是非常的重要,由于滾動軸承的品種繁多,使得不同類型軸承的套圈尺寸、結構、制造使用的設備、工藝方法等各不相同。中華軸承網分析,由于軸承套圈加工工序多、工藝復雜、加工精度要求高,因此套圈的加工質量對軸承的精度、使用壽命和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套圈制造的原材料為圓柱形棒料或管料,目前根據成型工藝不同,滾動軸承套圈一般有以下幾種制造過程。
1、棒料:下料-鍛造-退火(或正火)-車削(冷壓成型)-熱處理淬、回火-磨削-零件檢查-退磁、清洗-提交裝配。
2、棒料、管料:下料-冷輾成型-熱處理淬、回火-磨削-零件檢查-退磁、清洗-提交裝配。
3、管料:下料-車削成型-熱處理淬、回火-磨削-零件檢查-退磁、清洗-提交裝配。
4、棒料:下料-冷(溫)擠壓成型-車削-熱處理淬、回火-磨削-零件檢查-退磁、清洗-提交裝配。
目前在套圈加工中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鍛造成型、車削成型、冷輾擴成型和冷(溫)擠壓成型。
1、鍛造成型:通過鍛造加工可以消除金屬內在缺陷,改善金屬組織使金屬流線分布合理,金屬緊密度好。鍛造成型加工工藝廣泛應用于軸承成型加工中,常見的鍛造成型方法有:熱鍛加工、冷鍛加工、溫鍛加工。
2、沖壓成型:工藝是一種能提高材料利用率,提高金屬組織致密性,保持金屬流線性的先進工藝方法,它是一種無屑加工方法。采用沖壓工藝和鍛造成型工藝時,產品的精度除了受設備精度影響外,還要受成型模具精度的影響。
3、車削成型:傳統的車削成形技術是使用專用車床,采用集中工序法完成成型加工。一些外形復雜、精度要求高的產品正越來越多地采用數控車削成型技術。
從上面幾種不同材質的工藝順序和成型技術來看,總體上軸承套圈的生產步驟可以總結為:
1、鍛造:鍛造過程中若產生過燒、過熱、內裂成網狀碳化物等都會降低套圈的韌性和強度。所以必須始終嚴格控制加工溫度、循環加熱和鍛后散熱條件(如噴霧冷卻)等,特別是地較大品種套圈終鍛后,溫度在700℃以上的,不得堆積擺放。
2、熱處理:對熱處理設備密切監控是車間一項重要工作。監測設備的可靠性。對儀表、熱電偶等重要溫控器具須密切監控,確保測量數據準確可靠;對誤差超標的要及時更換,嚴禁帶病運行。
3、磨削工序的監控。成品進口軸承套圈不允許有磨削燒*和磨削裂紋存在,特別是內圈改錐度的配合面上不得有燒*。套圈若酸洗后應進行全檢,剔出燒*產品,嚴重燒*的不能返修或返修不合格的應予報廢,不允許有磨削燒*的套圈進入裝配工序。
4、標識管理。鋼材入庫后到套圈磨削前,各工序必須嚴格管理,嚴格區分GCR15和GCR15SIMN兩種不同材質材料和產品。
軸承套圈的生產結構有哪些呢?中華軸承網告訴大家主要有以下這些:
1. 內圈 inner ring:滾道在外表面的軸承套圈。
2. 外圈 outer ring:滾道在內表面的軸承套圈。
3. 圓錐內圈 cone:圓錐滾子軸承的內圈。
4. 圓錐外圈 cup: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。
5. 雙滾道圓錐內圈 double cone:有雙滾道的圓錐滾子軸承內圈。
6. 雙滾道圓錐外圈 double cup:有雙滾道的圓錐滾子軸承外圈。
7. 寬內圈 extended inner ring:在一端或兩端加寬的軸承內圈,以便改善軸在其內孔的引導或安裝緊固件或密封件提供補充位置。
8. 鎖口內圈 stepped inner ring:一個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溝型球軸承內圈。
9. 鎖口外圈 counterbored outer ring:一個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溝型球軸承外圈。
10. 沖壓外圈 drawn cup:由薄金屬板沖壓,一端封口(封口沖壓外圈)或兩端開口的套圈,一般指向心滾針軸承的外圈。
11. 凸緣外圈 flanged outer ring:有凸緣的軸承外圈。
12. 調心外圈 aligning outer ring:有球形外表面的外圈,以適應其軸心線與軸承座軸心線間產生的永*角位移。
13. 調心外座圈 aligning housing ring:用于調心外圈與座孔間的套圈,有一個與外圈的球形外表面相配的球形內表面。
14. 外球面 spherical outside surface:軸承外圈外表面是球表面的一部分。
15. 圓錐外圈前面擋邊 cup front face rib:圓錐外圈滾道前面上的擋邊,用以引導滾子及承受滾子大端面的推力。
16. 中擋圈 centre rib:具有雙滾道的軸承套圈,例如雙滾道圓錐內圈的中間整體擋邊。
溫馨提示:軸承套圈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,一定要根據順序的要求進行安裝,精密軸承還要注意正反端,如裝反了的話,會造成運動不平衡,直接影響到軸承的使用性能。